主页 > 性病学术 > 艾滋病 关于艾滋病,你应该了解这些

关于艾滋病,你应该了解这些

阅读数:            发布:2023-02-11

艾滋病感染初期症状_艾滋初期皮肤症状图片_艾滋病初期

提到艾滋病,你会想到什么词?

脏病、恐惧、不治之症、传染、死亡……?

艾滋病作为一种尚无法治愈但可预防的疾病,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向世界蔓延的猛烈趋势。因此,在多数人的印象中这就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治不好的传染病。

然而,大部分人其实对艾滋病的了解还不够,谈“艾”色变却并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与艾滋病人相处。

明天,就是世界艾滋病日,来跟小编一起学习关于艾滋病,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

艾滋病社会学研究

艾滋病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近年来,艾滋病的“社会”属性越来越受到社会与学界的重视,但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活生生的人,其日常生活、疾病建构、生存困境、情感呈现及自身重构等社会问题依然没有进入大众的视野。

“不良倾向”

自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艾滋病以来,人类社会在面对这一挑战的时候,先后出现了四种不良倾向。

“道德化”

第一种倾向是把艾滋病“道德化”了艾滋病初期,认为艾滋病是对于“性混乱”的惩罚,艾滋病感染者是“咎由自取”。这种倾向在艾滋病传播的早期非常盛行,到21世纪开始衰亡,目前已经没有多大的市场。

“社会性别化”

第二种倾向是把艾滋病“社会性别化”,片面地强调男男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渠道。自21世纪以来,这种倾向在发达国家日渐式微,但是在我国仍然有一定的市场。

艾滋病初期_艾滋初期皮肤症状图片_艾滋病感染初期症状

“灾难化”

第三种倾向是把艾滋病“灾难化”,过度夸大艾滋病传播的速度与规模艾滋病初期,因而错误地宣扬:艾滋病传播必定会给国家、经济、社会和人民带来灭顶之灾。这种倾向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曾经流行,到2010年才逐渐淡化。

“唯医学化”

第四种倾向是“唯医学化”,认为艾滋病只是一种传染病,仅仅依靠医学和公共卫生手段就足以遏制其传播。这种倾向在防治艾滋病的各个领域中一直表现得很明显。

学术研究

早在20世纪末,国际学者、国际组织和具体工作者就发现了这样两个问题。

其一,上述的前三种倾向危害较大,但是纯粹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学者与工作者由于学科所限很难与之抗衡,急需更加专业的人员参与进来。

其二,艾滋病传播者和感染者都是生活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之中的,医疗与预防的各种工作也开展于其中;但是,同样由于学科所限,医学与公共卫生领域的人员也很难解决这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

于是,国际上开始呼吁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积极参与到防治艾滋病的研究与工作中来。在我国,这一进程开始于2000年,当时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合作开展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项目。

它不仅是当时艾滋病防治领域最大的国际合作项目,而且在我国也是第一次大规模地引进社会科学家参与这样的工作,还设立了专项基金,支持社会科学的研究项目与具体工作。

成功经验

艾滋病社会学不仅是把社会学简单地运用于防治艾滋病,而且向着跨学科研究的光明前景前进。

艾滋病初期_艾滋病感染初期症状_艾滋初期皮肤症状图片

目前已经获得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公共卫生学与社会学的不同世界观与方法论开始擦出了火花,“人”的概念得以拓展,“人的主体性”意识得以推进,出现了发展数据收集方法的可能性。这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世界观

艾滋病社会学已经创建出不同于原学科的世界观。因此,公共卫生领域的人员才能深入各种不同的高风险人群,了解他们的知识、态度、信念与行为,而不仅仅是“看病治病”。

同样,社会学研究者基于新的世界观,开始积极参与艾滋病毒感染者治疗的实践,而不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思维逻辑

在思维逻辑上,双方也找到了具有相通之处的元命题:生理状况与行为特征是互相建构的。

正是由于双方都接受了这个命题,公共卫生领域的人员才会努力去探讨感染者与高风险人群的求医行为,而社会学研究者也才会不断主张把预防和治疗妇科病纳入“性工作者”预防艾滋病的工作之中。

价值取向

在价值取向的层次上,公共卫生学与社会学双方已经超越了“关爱生命”这一原生的共同点,深入到新的元命题:生命在于存在,也在于质量。

因此,很多公共卫生领域的人员已经“越界”去帮助感染者解决医保或低保问题,而社会学家则深入到感染者用药和治疗情况的探讨。

图书推荐

在长期实践中,社会学为防治艾滋病做出了突出贡献,发表的相关论文与出版的书籍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本丛书仅仅是万紫千红之一抹,志在创立“艾滋病社会学”这个新的综合学科。

艾滋病感染初期症状_艾滋病初期_艾滋初期皮肤症状图片

艾滋病感染初期症状_艾滋病初期_艾滋初期皮肤症状图片

《艾滋病问题的社会建构》

艾滋初期皮肤症状图片_艾滋病感染初期症状_艾滋病初期

* 潘绥铭 著 *

本书从相对宏观的社会分析(而不是具体操作方法的讨论)的视角出发,以艾滋病问题在中国情境中被建构的过程(而不是艾滋病传播的程度)为主线,首先从学理分析及其社会文化意义(而不是单纯的学派之争)入手,再分析在被构建与最终被定格的过程中的社会力量的博弈(而不是对政策的不同诠释)。

最后阐述本文的中心命题:“艾滋病问题”是中国社会重组进程的一个标识,而且只有在推动这一进程的努力中,才会有更大的可能性发现这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模式(而不是重复地大声疾呼,也不是仅仅提出对策)。

《艾滋病与生活逻辑》

艾滋初期皮肤症状图片_艾滋病初期_艾滋病感染初期症状

* 黄盈盈 著 *

本书整体上是在社会文化的模式之下来展开艾滋病的社会学讨论,试图在身体社会学与日常生活的理论脉络之下,分析艾滋病与跨国流动、性/别、身体、情感等以往被忽略的重要社会文化因素的交互作用。

相比已有的研究,本书在讨论议题上更加具有前沿性,在方法上运用访谈与参与观察等质性研究方法,分析方面突出批判性的人文与社会科学视角以及叙事分析的策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本书将强调艾滋病所处的中国社会与历史情境,突出不同人群的主体性以及“日常生活”的逻辑,关注“结构”与“个体自主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女性艾滋病风险人群的疾病建构》

艾滋病初期_艾滋病感染初期症状_艾滋初期皮肤症状图片

艾滋病初期_艾滋初期皮肤症状图片_艾滋病感染初期症状

* 王昕 著 *

作为一项以艾滋病风险群体为研究对象的质性研究,本书主要从主体建构的视角出发,呈现与阐释女性艾滋病风险群体对“疾病”(尤其是艾滋病)的主体建构和实践。

将其与公共卫生等部门针对艾滋病风险群体的艾滋病预防和干预工作进行比较,从而呈现群体内部知识的生产和习得与外部疾病干预工作之间的割裂。

《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去污名化研究》

艾滋初期皮肤症状图片_艾滋病感染初期症状_艾滋病初期

* 王小平 著 *

通过梳理艾滋病感染者污名化的相关理论,本书将社会排斥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污名理论相结合应用到艾滋病感染者污名化的社会作用机制中,用于阐述污名化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基于福利多元视角构建应对污名化的政策框架。

本书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所使用的资料来源于笔者及所在团队所进行的针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实地访谈。

《艾滋病人群自身重构研究》

艾滋病初期_艾滋初期皮肤症状图片_艾滋病感染初期症状

* 侯荣庭 著 *

本书通过对A组织三名个案管理师进行深度访谈,从时空两个维度,提出感染者自身由崩解到重构的螺旋式变化模型与“向死而生”的干预机制。

在对感染者自身重构模型的总结中,既专注干预过程中的心理动力因素,又从动力学与发生学的视角看待关系的建构、深化与重构,并提出自身重构过程中的反复是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

在“向死而生”干预机制的探索中,聚焦于自身系统的变化,将感染者置于全程陪伴的干预关系之中,经由个管师这样一个好的自客体的支持与关怀,整合运用以神入(empathy)为基础的理解、诠释与适度回应等治疗方法,通过自客体需求的满足促进感染者自身的调整、恢复与重构,进而改善感染者的生命与生存质量,实现感染者的“向死而生”与社会回归。

本书最后进一步提出在艾滋治理与在地行动中的三个关系论的价值理念,即生命支持理念、生存关怀理念和核心干预理念。

《艾滋病人群情感调适的社会学研究》

艾滋病感染初期症状_艾滋初期皮肤症状图片_艾滋病初期

* 侯荣庭 著 *

本书主要采用“生病叙说”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30名情况各异的感染者就其生病体验的主观陈述与情感表达入手,将情感社会学理论与现代精神分析的发展相结合,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研究感染者的情感跌宕,以主体建构的视角,结合现象学的思考提出情感存在与呈现的动力机制。

本研究既非采用实验室对照下的量化研究,也不是对温和情感的简单描述,而是在自然状态之下对强烈情感反应做出解释性的质性研究,且填补了国内著作对感染者情感研究的空白。

减少社会歧视

缓解社会冲突

促进更好的、更加和谐的社会的生成

- END -

上一篇:艾滋病即将可完全治愈?两种可能治愈HIV的基因疗法

下一篇: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社会疫苗”

相关推荐

性病百科

扫二微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