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性病学术 > 艾滋病
-
34年2900万人死亡,治愈艾滋病还有希望吗
而就在1986年年底,被确证罹患艾滋病的近29000个美国人中,已经大约有25000名不幸离世。艾滋病治疗的出现和变迁但三十年后的今天,许多艾滋病专科医生甚至轻松地笑称,让他们选择是得艾滋病还是得糖尿病,他们宁可得艾滋病,因为服药后艾滋病的预期生存年限已经达到了四五十年,这就是说三十岁感染HIV的患者可以活到正常寿命。桑福德后来写道,“现在我被卡车撞死的可能性都比死于艾滋病的几率高了。
-
【健康】预防艾滋病,这些你需要知道
关于艾滋病,您应该知道以下几点。艾滋病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没有正确使用安全套的无保护性行为、多性伴可极大地增加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艾滋病无症状潜伏期长,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不能从一个人外表是否健康来判断其是否感染艾滋病。检测是知晓艾滋病感染状况的唯一途径。(4)与已知感染艾滋病的人发生性行为;6、临床医师认为有必要进行艾滋病检测的其他患者。哪儿可以获得艾滋病检测?
-
艾滋病应如何治疗?
问题分析:(1)心理治疗:对有抑郁、绝望等表现的患者需进行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治疗和支持。消耗多,发生进行性营养不良,需要蛋白质、热量和其他营养保障。静脉高营养治疗。代谢素乱等。行治疗,如抗原虫、抗细菌等治疗。病的目的。治疗的CD4细胞插人,阻止艾滋病病毒。其毒性小,副作用小,易于长期服用。效慢,但作用持久,多种机制的综合作用,不易产生耐药性。善症状,配合机会性感染的治疗,有助于疾病恢复。
-
一个艾滋病人的自述:我的命还没有房子值钱!
虽然我和儿子目前还没有查出有艾滋病,表面上我是个有老公的人,可事实上我还不照样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不是我不想过夫妻生活,而是我害怕把艾滋病传染给我老婆。你不要看我是艾滋病人,只要有人把猪给按好,我还是可以拿刀把猪给杀死的。那个时候我还不到20岁,觉得好玩,就跟村里人去卖了三次血,没想到这就感染上艾滋病了,我能怪谁?
-
治愈艾滋病的常见方法“深度解析”
1、饮食治愈艾滋病2、药物治愈艾滋病艾滋病患者目前没有好的医疗方法,也不能让患者得到治愈此病的效果。3、对症治愈艾滋病4、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愈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的最根本的治疗方法。综上所述,相信大家对于“治愈艾滋病的常见方法”的文章内容已经有所了解了,艾滋病患者在治疗时,切忌不可病急乱投医,选择正规医院就诊才能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尽早远离疾病困扰。
-
市疾控发布我市艾滋病流行数据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记者29日从市疾控中心获悉,目前我市15—24岁的青年学生报告感染人数占艾滋病总发现人数的14.市疾控中心艾滋病性病防制科相关人士用最近发现的这一真实病例,告诫年轻人树立正确性观念的重要性。市疾控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市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为万分之5.截止到今年10月,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比例为95.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全市每年都有18岁左右的中学生感染艾滋病病例发现。
-
高危行为后出现的“腹泻”,证明不了感染了艾滋病
其次除了病毒、细菌可以引起感染性的腹泻外,还有非感染性的炎症性肠病也可以引起腹泻。那高危后出现类似“艾滋病急性期腹泻”,是不是就一定中招了?我一再强调艾滋病急性期就不存在任何特异性以及指向性的症状。作为一名常年一线治疗艾滋病的感染科医生,临床上,我见过太多高危后出现多个极其相似症状的情况,但最终筛查都是阴性的案例。高危后真出现类似“艾滋病急性期腹泻”,这个时候先不要自乱阵脚,自我确诊后病急乱投医。
-
新情况 | 老年男性艾滋病感染率上升高,6年3.6 倍,应引起充分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群体和老年人艾滋病感染的情况。2016年,我国的老年男性艾滋病患者1.迄今还没有发生1例紧急干预的职业暴露医生因此感染艾滋病的报道。8%都是同性性传播感染,需要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已确诊感染者的治疗与管理、随访需更深入的科普教育。
-
艾滋的潜伏期让人捉摸不透?这6个其实就是暗号
虽然说现在的医学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一些疾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疾病,不能够被完全治愈,比如说艾滋病,艾滋病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这种传染性疾病危害程度高。出现之后容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将淋巴细胞作为主要的攻击目标,淋巴细胞受到破坏时免疫功能持续下降,各种不良症状就会出现。因此
-
梅毒案例: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了梅毒
梅毒几乎都是由于亲密接触一期或二期梅毒损害(硬下疳、黏膜斑、扁平湿疣)而被传染的,本文将通过一个梅毒案例,一位患者的求助来介绍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梅毒。
-
二期梅毒皮肤上会起疙瘩和脓疱吗
二期梅毒患者出现斑疹后约3周在身体多个部位就会出现疙瘩皮疹,造成较高的误诊率。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二期梅毒皮肤会发生什么样的疙瘩和脓疱。
-
哪些人群必须进行艾滋病检测
艾滋病毒是人类的头号大敌,理想状态,每个人都需要定期做艾滋病检测,这是有效预防艾滋病毒传播的关健所在,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暂时无法做到这一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分别是性途径传播、血液途径传播、母婴传播,因此,以下高危人群将需要做艾滋病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