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性病学术 > 艾滋病
-
感染艾滋病后,患者还能活多长时间?日常如何预防艾滋?一文科普
也就是说,艾滋病时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感染之后患者会经历急性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和艾滋病期四个阶段。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刚发现艾滋病的初期阶段,临床并没有任何针对艾滋病的药物问世,所以对于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来说,当时的艾滋病几乎和绝症划上了等号。有相关的研究调查显示,即便是艾滋病进入晚期阶段,按照医嘱用药治疗,患者也能继续存活超过14年以上。
-
艾滋病有5个特点,建议了解,如何做一个“艾滋”不“爱”的人?
艾滋病有潜伏期吗?艾滋病有潜伏期的,感染性疾病在感染到出现症状的这段时间,称之为潜伏期。艾滋病和其他的疾病不同的地方就是艾滋病会有两个出症状的阶段,一个是急性期症状,一个是在后期艾滋病期出现症状,所以艾滋病有两个潜伏期。无症状期:无症状期可能会经历5-10年才会进入艾滋病期。艾滋病有5个特点,建议了解1%的感染者未被发现,“隐形人”的存在给艾滋病的防控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
艾滋病终结者来了?新研究发现艾滋病有望治愈 期待
在医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人类依旧有不少的疑难病症无法治愈,比如大家闻之色变的艾滋病。一直到现在,世界各地科学家在寻找治愈艾滋病方法的旅途上始终未果。不过,近期,一个由丹麦奥胡斯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似乎发现了一种通过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来与HIV病毒对抗的方法,让我们看到了治愈艾滋病的希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将已有艾滋病的受试者分为四组,在所有人接受ART疗法的前提下增加药物变量。
-
妇产科医生自述:险些被艾滋病毒“击中”
在过去的一年中,她一直在等待是否被感染的确诊,刘军是北京地坛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当时她正在给一个艾滋病感染者做子宫颈癌手术……去年11月,有个宫颈癌病人,52岁,北京郊区的,体检中发现有子宫颈癌,术前检查时才发现,她感染了艾滋病毒。随着医院的综合发展,手术量的增加,这也增加了我们手术医生“职业暴露”的几率,今年1月至10月,我知道的医院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就有10多例。
-
卫生部通报自述疑似阴性艾滋病感染人群调查情况
2009年9月-2010年1月,中国疾控中心专家通过网络与该人群取得联系,并招募了59名自愿接受调查的“自述疑似艾滋病感染者”进行了第一次调查。卫生部:没有证据支持“阴性艾滋病”具传染性周婷玉)针对近日媒体报道有部分人员自述疑似感染“阴性艾滋病”一事,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6日介绍了有关调查情况。
-
怎么知道一个人是不是 HIV 感染者?
那感染艾滋病毒后会有哪些急性期症状呢?进入艾滋病期可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呢?感染艾滋病毒后病程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急性期、无症状感染期和艾滋病期。经常有朋友会在危险行为后用这些症状问王医生,我是不是感染了?当CD4+T细胞低于200或者不管CD4+T细胞水平如何只要出现了机会性感染甚至机会性肿瘤,就认为患者已经进入了艾滋病期。那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必要识别艾滋病毒感染者呢?
-
美研究人员发现第三例疑似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
伦敦的这名患者是第二个无需药物、长期不再携带HIV的人。然后在3月5日,另一组研究人员宣布了第三个可能治愈的病例:“杜塞尔多夫病人”。据追踪患者的研究合作项目IciStem的声明说,这名患者在接受骨髓移植后也不再携带HIV。相比之下,伦敦的患者已经停止抗HIV药物治疗18个月了,这使医生们更加乐观地认为他的确痊愈了。柏林、伦敦和杜塞尔多夫的患者需要骨髓移植来治疗癌症,而不是治疗HIV。
-
世界艾滋病日:要避开艾滋病,需牢记4个小常识
如若进一步解析艾滋病的症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但是从上述内容可以了解到艾滋病患者也可以是没有症状的,此时艾滋病容易被忽略,甚至是传染。因此,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一刻都不容忽视。2、提高艾滋病以及性知识,洁身自好,避免高危性行为;在进行性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以免感染艾滋病毒;
-
艾滋的潜伏期让人捉摸不透?这6个其实就是暗号
虽然说现在的医学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一些疾病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疾病,不能够被完全治愈,比如说艾滋病,艾滋病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传染性疾病,这种传染性疾病危害程度高。出现之后容易破坏人的免疫系统,将淋巴细胞作为主要的攻击目标,淋巴细胞受到破坏时免疫功能持续下降,各种不良症状就会出现。因此
-
梅毒案例: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了梅毒
梅毒几乎都是由于亲密接触一期或二期梅毒损害(硬下疳、黏膜斑、扁平湿疣)而被传染的,本文将通过一个梅毒案例,一位患者的求助来介绍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梅毒。
-
二期梅毒皮肤上会起疙瘩和脓疱吗
二期梅毒患者出现斑疹后约3周在身体多个部位就会出现疙瘩皮疹,造成较高的误诊率。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二期梅毒皮肤会发生什么样的疙瘩和脓疱。
-
哪些人群必须进行艾滋病检测
艾滋病毒是人类的头号大敌,理想状态,每个人都需要定期做艾滋病检测,这是有效预防艾滋病毒传播的关健所在,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暂时无法做到这一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三种,分别是性途径传播、血液途径传播、母婴传播,因此,以下高危人群将需要做艾滋病检测。